

校名及标识
“景德镇学院”是选用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书法(集字)设计而成。
标识释义:
轮廓:采用六段弧线合围成花蕾状花边图案,寓意景德镇学院建院升本之初的六个本科专业;富于变化的花蕾形状以竹节纹连接,寓意景德镇学院如花朵般绽放,又如竹子一样节节上升新高度。
中间部分:由景德镇学院英文名称和中文环绕花心,中文书法校名采用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书法(集字);
核心部分:图案由“景德镇”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JDZ”字母变形而来,Z和D字母组成脚印形状,J字母如同一个昂扬向上的舞者,寓意景德镇学院将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上腾飞,蓬勃发展。
校训
字义溯源:“自强不息”,源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泽”意为润泽、恩惠,汉代应邵《风俗通义》中说“泽者,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土”即土地、乡土,引申为社会根基;“惠民”语出《尚书》“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意为造福百姓。
校训释义:
“自强不息、泽土惠民”,倡导师生坚韧不拔、奋发进取,在学业、品德、能力上永不停止自我超越。在治学方面,以“自强”精神追求真理,以“惠民”情怀选择研究方向。在育人方面,旨在培养兼具扎实学识与社会担当的复合型人才。
这八字校训如同一枚双面镜:向内照亮心灵(自强不息),激励个体突破极限;向外辐射温暖(泽土惠民),引领知识照亮他人生活。“自强不息”修己,“泽土惠民”达人,二者形成完整人格塑造:通过自我完善实现社会价值,契合现代教育使命(创新驱动、社会责任),呼应“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服务”的时代要求。同时,“泽土惠民”凸显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定位(如乡村振兴、区域建设),体现学校“接地气、有温度”的办学方向。
校 歌
《景德镇学院校歌》
作词:刘坚
作曲:邹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