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养气韵,匠心育桃李—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陆涛教授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30 10:32:01 阅读量:

​  ​

  世家风范:

  声名显赫的家学渊源陆涛教授祖籍江西丰城,1962年生于景德镇一个声名显赫的陶瓷世家。其祖父陆云山(1901-1974年)是景德镇瓷坛久负盛名的老一辈陶瓷美术家。1910年,便随家兄陆隐山远赴天津裕丰瓷行学徒,解放后,进入陶瓷研究所和王大凡、刘雨岑、王步等人同堂共艺。他画的松鹤、松鹰、梅等画面深得同行赞誉。经过多年转益多师、兼收并蓄的历练,陆云山逐渐探索出自己的风格,在青花瓷绘领域独树一帜,形成了清新高雅、温润华兹的“陆氏青花”艺术风格,被景德镇瓷艺界尊为“八小名家”之一。

  陆涛的父亲陆如,自幼时从丰城到景德镇随父学艺,是一位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陶瓷艺术大家。他博采众长,在陶瓷绘画中引入中国画的气韵与格调,其作品气势非凡、意境深远,作品曾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被选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瓷纹样,1977年担任毛主席纪念堂用瓷设计组组长,设计出500件大型金锺花钵被选用。

  陆如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景德镇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被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世家”。

  在景德镇陶艺千年沃土和世家风范的双重熏染下,梦想的种子从小便在陆涛心中萌芽生长。

  转益多师:

  硕果累累的创作成就陆涛从小随父学艺,深得父亲真传。当年,他们住在老当铺下弄。每日晚饭后,父子二人便登上仅六七平方米的阁楼,铺纸作画。在父亲的指导下,陆涛从临摹白雪石、王雪涛和潘天寿等名家的国画入手,潜心体会前人作品中的笔墨精神与苦心孤诣,常常一画起来就物我两忘,不觉东方之既白。

  1978年,当时已是红旗瓷厂陶瓷美术设计业务骨干的陆涛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景德镇陶瓷职大,成为陶瓷职大招收的首届大学生,同时也是班上最小的学生之一。陶瓷职大读书期间,除了传统工艺方面和素描、色彩、图案多方面的实践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国陶瓷工艺和陶瓷艺术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这为陆涛日后的陶瓷艺术道路打下坚实的理论和艺术修养。

  为了进一步开拓视野,提升艺术创新能力,1984年,陆涛又以一份艺术高分考卷,敲开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的大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殿堂,中央工艺美院人才济济,大师云集。在中央工艺美院进修的日日夜夜,陆涛白天虚心向名师学习,与同仁交流,或者前往故宫和天坛等景区写生,夜晚就躲进小楼成一统,沉湎于绘画实践,通宵达旦灯下鏖战是家常便饭。

  世家工艺传承和学院艺术熏陶,成为陆涛搏击艺海的双桨:1982年,他设计的“郁金香”茶咖器具、青花斗彩“牡丹缠枝”和合器、釉下彩“蕉林幽趣”瓷瓶包揽首届景德镇陶瓷“百花奖”一、二、三等大奖,一时在瓷都陶艺届传为佳话;1986年,他设计的釉下五彩“郁金香”餐具在众多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和平饭店专用瓷,为单位带来了4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景德镇传统花鸟瓷画有“重工轻艺”的现象,而陆涛则创造性的将中国画中的大写意、小写意、工笔等国画技法集中表现在他的花鸟瓷绘艺术创作中,其作品富含中国山水画的气势与变化,线条酣畅流利,画境清丽雅逸,兼之其书法意境遒劲飘逸。其花鸟瓷画的个性与创新的具体表现,不仅仅在现代文人瓷画表面的诗书画印形式,更多的是将书法笔触与笔韵融合到瓷画绘画中,形成了一种灵动丰润、趣意豁然的独特风格。这种书画并重的笔墨精神,为陆氏家族的文人瓷画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机会往往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出众的艺术才华和不凡的创作成就,为陆涛艺术人生的腾飞带来了新的机遇。1990年,陆涛从红旗瓷厂调入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专业从事陶瓷绘画艺术创作。1995年,陆涛又作为专业人才从省陶瓷研究所调入景德镇高专(今景德镇学院),成为一名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的高校教师。传承创新:知行合一的教育艺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陆涛认为,教学实践不仅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加着重造物育人。他常常教育学生:一个优秀的陶艺家,专业技艺不能懈怠,心态和思想更不能懒惰。要想创作出一件陶瓷艺术精品,从构思到出炉,需要不计时间、不辞辛劳地苦心经营。此外,除了熟练掌握造型和工艺上的技能,尤其需要“器以载道”的人文情怀。因此,在陶瓷艺术实践课堂上,陆涛总是严格要求学生下苦功夫强化造型和素材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在理论教课上,他则注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艺术,常常纵横捭阖,引据经典,把历史经典为切入点,让学生于趣味性中得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熏陶。

  身教重于言传。在日常教学中,陆涛注重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怀。传统工艺的扎实功底和满腹经纶的理论学养,使陆涛在陶瓷艺术专业教学中如鱼得水,又如庖丁解牛一般迎刃有余。在课堂上,他充分发挥世家传人在陶瓷绘画领域的特长优势,以创作实践服务于理论教学,用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的兴趣;在设计构思、材料选择、笔锋浓淡、勾线走法、成品烧制、加工打磨等各个程序,对学生耳提面命,耐心授艺,要求学生每一个步骤、每一次修饰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中国文化自信来自积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陆老师秉承家学的同时,师古人,师今人,师万物,广泛吸收营养,厚积薄发。他认为,写意更能变现一个人的绘画功底,体现中国画的文化内涵,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一件优秀作品的问世,离不开传统民族文化的滋养。历经年龄的增长,陆涛越来越意识到,回归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正如他在创作上的返璞归真。

  陆涛平日喜好看书,书香熏染潜移默化,不知不觉怡养了淡泊的性情,一身清灰装束到底,质朴无华、气韵中行,读万卷书,同样行万里路。为此,他常常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写生,在大自然中师从造化,领略自然界的魅力,增长见识,开拓眼界,积累创作素材。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养成了既师古人、更师造化的学习理念,不少学生已经成为景德镇瓷苑自成一派的优秀艺术家。出类拔萃:文化传播的忠实使者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高等院校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高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是高等院校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是高等院校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

  在景德镇学院历次陶瓷文化交流工作上,作为优秀的陶艺家和知名教授,陆涛每一次都积极响应,不遗余力精心创作,体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时代担当。早在1992年,为纪念中日建交20周年,陆老师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家代表团成员,赴日本东京、横滨、奈良、神户,创作出一批优秀的陶瓷作品和国画作品,受到陶瓷艺术界的瞩目。此后,他创作的青花釉下点彩“和为贵”瓶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青花斗彩“兰竹芳馨”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青花作品“君子雅集共春秋”、“铁骨春秋”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法国巴黎展,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201411月,其作品参加北京APEC会议会场展示;2017年,其青花点彩“紫气东来”瓶和“三友图”瓶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会议主会场展示;此外,其青花斗彩“四季花鸟”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颁发的陶瓷作品“金奖”。随着景德镇学院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他的作品不断走出学校,走出国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绘画生涯自甘淡泊,陶人事业首重精勤”,这是陆涛教授的座右铭。艺术品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本身融入的思想和品格浸润了创作者的灵魂,承载着技艺赋予的风格内涵。在陶瓷艺术的世界,陆涛,是寂寞的,亦是快乐自在的。他以一颗淡泊沉静的心在艺术境界里随性驰骋,创作不懈。这种名师风范,也正是景德镇学院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的生动缩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