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人文轩)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文化多样性与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疆文化重镇呼和浩特市顺利召开。我校人文学院院长陈猛教授等人代表学院受邀参加此次国际学术盛会,与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学者、研究机构专家及行业代表2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多样性传承与创新”“数字时代的文化交流与文化治理”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全球数字人文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与文化多样性保护贡献智慧。
人文学院供图
在7月29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备受关注的“亚太地区数字人文教育协作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由亚太地区24所高校机构与5位国际权威学者共同发起,旨在推动区域内数字人文教育的协作发展与资源整合,标志着亚太区域数字人文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冯惠玲与张军教授共同为人文学院等机构代表及个人委员颁发会员证书。人文学院被授予机构会员资格。此外,人文学院参会人员还密切关注了研讨会各分会场的学术交流。其中,“科技遗产与数字人文”分会场由我校人文学院院长陈猛教授担任评议人,他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精准点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
人文学院供图
据悉,此次亚太地区数字人文教育协作委员会的成立得到了亚太地区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积极响应,机构会员涵盖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等众多高校及研究机构,将形成强大的学术合力,共同推动数字人文教育的发展。
人学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尤其在陶瓷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加入亚太地区数字人文教育协作委员会,为学院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人文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加强与亚太地区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理念与资源,推动数字人文教育在我院的深入开展,助力陶瓷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发展,为全球数字人文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与文化多样性保护贡献“景院力量”。
(供稿:人文学院通讯员蔡细鄂)
(编辑:喻振鑫/一审一校:江旺龙/二审二校:李婷婷/三审三校:胡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