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吴隆鑫/图|陈俞、吴隆鑫)为全方位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聚焦文明素养、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7月3日—10日,教育学院“爱润童心,薪火育人”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王港乡,围绕移风易俗、反诈宣传、防溺水三大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元的形式,为青少年筑牢成长防护网,带来了一场知识与实践交融的成长盛宴。
实践团成员出发宣讲 教育学院供图
在移风易俗主题宣讲中,队员们播放精心制作的动画视频,将节约粮食、循环利用等理念转化为生动画面,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勤俭之美。队员们还结合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以情景代入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铺张浪费的危害,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活动尾声,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将文明新风融入轻快旋律,孩子们在传唱中加深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主动承诺抵制公共场合吸烟、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已经播下了文明的种子,让瓷韵中的乡情在文明的传承中延续。
实践团进行移风易俗宣讲 教育学院供图
针对日益复杂的诈骗形势,反诈宣传活动以趣味动画开场,拆解网络购物诈骗、熟人求助骗局等典型案例,用卡通故事将晦涩的反诈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情节。在“反诈小侦探”情景游戏中,孩子们化身“安全卫士”,通过角色扮演识破虚假信息,在互动中掌握紧急联系人求助、保留证据等实用技巧。孩子们专注聆听、踊跃参与,反诈意识在活动现场的欢声笑语中悄然提升。
实践团进行反诈知识宣讲 教育学院供图
防溺水安全教育则以真实救援案例为宣讲切入点,队员们用通俗语言讲解危险水域特征、溺水自救方法,并结合手势舞教学,将防溺水安全要点编成肢体动作,让孩子们在律动中牢记于心。在模拟溺水场景的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抢答,通过情景模拟演练,切实提升了遇险时的应急反应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安全知识不再枯燥,真正成为孩子们守护生命的“安全锦囊”。
实践团进行防溺水知识宣讲 教育学院供图
孩子们学习防溺水手势舞 教育学院供图
在活动的最后,队员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的方式,向居民宣传移风易俗内容,倡导摒弃铺张浪费、攀比跟风等陈规陋习,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同时,结合近期天气特点,重点讲解防溺水知识,包括“六不准”原则、溺水自救与救援方法等,提醒居民尤其是家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
实践团成员为村民讲解移风易俗知识 教育学院供图
实践团成员为孩子讲解防溺水知识 教育学院供图
实践队在此次活动中以多元形式将政策精神融入实践,不仅锻炼了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实践能力,更推动移风易俗理念与防溺水知识在社区普及,增强了居民文明素养与安全意识,为营造文明、安全的社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编辑:喻振鑫/一审一校:冯唐锴/二审二校:李婷婷/三审三校:胡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