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杨佳豪/图|李蕊、谢文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赓续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精神。近日,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共赴‘茶’旅,相聚于‘瓷’”实践队前往景德镇市陶博城红色文化陶瓷设计展馆,旨在感悟红色文化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魅力。
红色印记,瓷上生辉。实践队成员驻足观赏着馆内的种种陶瓷艺术品,品读其中蕴含的红色基因内涵,感悟红色元素与陶瓷艺术的融合。这些陶瓷艺术品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艺术家们以瓷为纸,以釉为墨,将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细腻而生动地镌刻于每一寸瓷肌之上。
实践队成员参观陶博城红色展区陶瓷艺术品 生环学院供图
匠心独运,技艺传承。展馆中承列的陶瓷艺术品闪耀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道道工序皆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艺术家们匠心独运,巧妙地将红色元素与传统陶瓷技艺融合,赋予古老瓷器新的故事,将红色故事娓娓道来。
一幅《少年心中的革命圣地井冈山》青花瓷盘画吸引了实践队的目光。作品由11岁的小朋友何宇恩设计创作,他将井冈山与长城城墙相结合,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在展馆负责人的协助下,实践队有幸与何宇恩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在采访中,何宇恩热情地向实践队分享了他的创作过程。从选材到作画,创作的每一步都展示了小小少年对陶瓷画的热爱与执着。他解释道,选择井冈山作为主题,是出于对井冈山精神的崇敬与向往,希望通过借助陶瓷创作传递这份情感。
实践队成员被何宇恩的纯真与才华所感染,在他的介绍下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少年心中的革命圣地井冈山》所要表达的蓬勃生命力与红色文化的魅力。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何宇恩的艺术才华,更是对红色革命精神的一次生动传承与颂扬。
实践队成员现场采访何宇恩小朋友 生环学院供图
何宇恩作品《少年心中的革命圣地井冈山》 生环学院供图
文化交融,助推发展。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景德镇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红色文化与陶瓷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创新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赋予了陶瓷新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让陶瓷作品不仅仅是物质的产物,更是精神的载体。
实践队在参观调研过程中发现“红色”与“陶瓷”的融合也为陶瓷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随着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陶瓷作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陶瓷设计中,可以创造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陶瓷产品,推动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实践队成员现场讲解特色陶瓷 生环学院供图
实践队参观红色陶瓷展馆后,深感文化创新之重要。红色文化与陶瓷技艺的交融,不仅致敬了传统,还巧妙贴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每件作品都深刻展现了“红色+陶瓷”的独特魅力。队员们被这些富含红色内涵的陶瓷艺术深深震撼,纷纷表示,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嘱托,勇于担当,坚定信仰。面对红色文化与陶瓷文化融合的新机遇,队员们还表示将不断学习创新方式,推广传播这种新的文化融合形式,创新文化传承与发展形势,赋予产业新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实践队成员陶博城红色展区合影 生环学院供图
(供稿: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通讯员李玉洁)
(编辑:何远梅/一审一校:李婷婷/二审二校:胡铂/三审三校:赵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