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江西省乡村音体美教师专项培训"专题讲座在陶艺报告厅举行,主讲人为教育系党总支书记徐艳芳教授。
徐艳芳针对"教育案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话题为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解析了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作为教师应该怎样运用好教育案例来提升自己。
在讲述的过程中,徐艳芳强调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也围绕一个问题来给我们解释相关的理念:为什么要做案例。首先,徐艳芳通过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为引入,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分析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演变,从教育的发展变化来看:传统的教育是传递、理解、诠释并且执行他人创造出来的知识,教师是课堂活动程序的控制者;而现代教育是传递、理解、评估、反思、新的理解以及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这个时候的教师是引导者、启迪者、开拓者和塑造者。而这种教师角色的转变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具有专业化性质。其次,徐艳芳还提到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转变,他们从最初的原理知识、经验知识增加了一种策略知识,这是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实践和反思的结果。最后,徐艳芳重点讲述了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需要,也就是对做教育案例研究的阐释。她提到,教育案例具有普遍性、普适性和特殊性,同时这三个特点分别体现了它的借鉴价值、运用价值和实践价值。而且教育案例是说明、解释和呈现教育理论的载体,也是构建教育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之一。
徐艳芳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与讲解,让同学们体会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不容易,同时也感受到作为教师在时代发展中要不断地提升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字|校报记者徐文婷图片|校报记者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