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高教研究室主任江旺龙教授应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邀请,出席了“邓小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举办,旨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地点在内蒙古赤峰市。出席会议的人员有,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同志,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主任武国友等同志,中共党史学会的部分领导同志,全国多省市党史研究室的负责同志,以及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党史研究的学者。
石仲泉同志作主题报告,从道路、思想、制度三个方面总结了邓小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功绩。他说,中华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直接的历史实践基础;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一样,是中共长期执政的两个守护神,是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开创并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制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基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第一应归功于邓小平,因此应不断加强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的研究。
根据会议议程安排,江旺龙博士宣读了他的论文《以民族复兴为旨向的系统人才观——论邓小平的人才资源开发的执政理念》,他认为,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具有明显的系统论特征:他提出的人才评价的标准具有整体性特征,人才开发的途径具有关联性特征,人才资源结构具有动态协调性特征;最重要的是,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和执政实践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终极目标,人才开发与民族复兴之间具有清晰的思想路径与政策链条。江旺龙的论文获得了与会学者的好评。
其他部分学者也宣读了自己创作的论文,如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徐新玲同志对邓小平在江西时期的谈话作了客观的总结,认为邓小平这一时期的谈话实际上为全面整顿与改革开放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姚东同志对十三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对邓小平的评价脉络作了系统的梳理,认为党中央全面科学地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地位,为我们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会上,大家还开展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参会论文将结集出版。
江旺龙与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同志于会议间隙合影留念
江旺龙在研讨会上宣读自己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