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开创“十三五”时期学院发展新局面
――在景德镇学院第一届三次双代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蔡付斌
(2016年4月1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景德镇学院第一届三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经过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闭幕。在此,我代表学院党委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和全校教职员工辛勤努力的工作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大会工作组卓有成效的会议筹办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双代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胜利闭幕的背景下召开的,是在学院制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召开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开好本次双代会,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筹备工作。
本次大会内容丰富,审议通过了陈雨前院长代表学校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学校财务预、决算报告,听取了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教代会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我完全赞同以上几个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师生员工共同关心的问题,畅所欲言,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大家对陈雨前院长所作的工作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报告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总结2015年工作客观实在,分析问题清醒深刻;部署2016年学校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对今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财务和工会报告详实,工作安排符合学校总体要求和实际,贴近广大教职员工的愿望。对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大家也都表示满意。同时,代表们对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教师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对学校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提交了一批新的提案。我感到大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关心,民主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议政能力和水平越来越高。体现了几个特点:统一了思想,集中了智慧;突出了主题,聚焦了重点;大家认真履职,群策群力;会风严肃认真,井然有序;开出了精神,开出了效果,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归纳梳理意见,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供党委、行政研究决策,并跟踪督查落实,决不能辜负各位代表和广大教职工的期望和信任。
下面,我以“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开创“十三五”时期学院发展新局面”为主题,讲四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学院事业发展新跨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学院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一)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创新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是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更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不仅是科学知识简单的重复,也是科学知识的发展与创新,这是教育事业的根本特征所在。我们作为新建的本科院校,更需要创新精神。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在管理体制上创新、在办学机制上创新、在科技上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创新等。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的创新是根本,我们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探索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如何创新,那就是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在教育过程、教学环节上花力气,在创建特色专业、一流学科上出业绩。
(二)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就学校而言,我们要做到办学过程中,转型发展与常规发展的协调、本科办学与专科办学层次的协调,教学科研与学科专业结构的协调、师资队伍建设上的协调、学校管理与院系二级管理的协调等等。
(三)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校园生态环境还是不错的,这种绿色生态要继续保持并加大建设力度。另一个层面上来讲,绿色发展就是要形成绿色的教育生态。如在教育理念上怎样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的需要,培养人才的需要,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好的生态。例如:如何厚植人文环境,涵养人文情怀,提升办学品质,形成良好的办学绿色生态;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条件,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讲成本、讲效能、合理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学校管理的绿色生态。
(四)开放发展。是中国基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开放水平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的开放可以分不同层面:走出校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相契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发挥学校人才智库优势,让科学研究转化为社会成果,同时让更多技术技能型的社会才俊能够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要请进来,更需要走出去,要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国际的舞台上一展风采,进一步拓宽国际化的办学路径,不断扩大对外影响。
(五)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教育的共享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们推动学院事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让改革发展成果师生共享。
总之,五大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探索、新思路、新战略价值追求的集中表达,是我们党发展理论的创新之举。我们要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学院的工作实际,后置发展优势,增加发展动力,破解学院发展难题。
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抓好重点工作,为“十三五”期间学院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一)以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总纲,搞好学院顶层设计
“十三五”期间,对我们的学校而言,至关重要。发展得怎么样,就看这五年。合格评估,转型发展等工作能否有实质性进展,也在于这五年。可以说,“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实现转型发展,建设合格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攻坚期。
为保证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推进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有关“十三五”规划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春节前后,学校组织了专门的力量,数易其稿,制定了《景德镇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如今,这一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出台,它将是指导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进一步加快建设“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合格本科院校步伐的战略蓝图和共同行动纲领,也是编制学校各类专项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院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定位,即:确立一个目标:建设合格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突出二个重点:实现转型发展、创优势学科专业。实施三大战略: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开放创新。完成四大任务: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创新创业体系建设。落实五项工程: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四大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领军人才和教师团队建设工程、“一带一路”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四个校园”建设工程。
办学目标定位: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发展路径定位:特色化、差异化、国际化。办学层次定位:本科为主,本专科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定位:建设以文学、理学为基础,以工学为主干,以艺术设计和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围绕“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生物技术与生态环境、人文艺术与文化创意、师范教育”构筑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群,把优势打造成特色,把特色打造成品牌,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开好头、起好步,要在“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取得新突破。因此,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制订好子规划,让学校的整体规划得以具体的落实。
(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当前,学院事业的发展已进入到改革攻坚期,尤其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难度大,牵涉面广,成为当前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必须破解的难题。分配制度改革,是学校深层次改革,首先要建立符合本科院校办学要求的岗位设置、分配体系,按照合格评估指标要求,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关系。本次双代会上,《景德镇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的改革措施出台,前期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改革的目的在于调结构、惠民生,理顺关系,积极探索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以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教学、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下一步要制定我校“三定”方案,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在制度上做好顶层设计。
(三) 以重点工作为抓手,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本科院校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和服务地方等方面下功夫。陈院长在学校工作报告中以“凝共识,聚群力,扎实做好九项重点工作”对2016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尤其是“学士学位审核评估”、“专业综合评价”、“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三大评估的准备工作,转型发展工作,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引进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等,需要我们一件一件地去抓落实。
2016年的学院工作思路已经明确,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一致认同,但是要实现工作报告中的任务,还需要我们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努力开创出学院工作的新局面至关重要。
三、 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景德镇学院章程》的通过已经近一年了,《章程》的出台为学院的法治建设提供了一个总纲。一年来,我们出台、修订了一系列适应学院发展的新制度,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学院在依法治校的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一步。但是,怎样落实学院章程,让学院的发展沿着法治的道路前行,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力度,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依法治校重大意义的认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教已成为教育管理的基本方针,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无论是学校的内部管理,还是学校的外部环境保障,法治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已进入到攻坚阶段,我们要以规范办学行为为重点,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积极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以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师生的法制认识,丰富师生的法律知识,结合学校实际,做到依法治校,依靠教授治校,专家治校,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促进学院的事业健康和谐、科学长远发展。
(二)要做到继续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加强学院管理,靠的是制度,法规,而不是人治。管理规范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目前,学院的一些制度在修订、完善,还有许多的制度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建立,希望各职能部门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在学院管理层面出台一批新的制度与措施,建立学院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 在监督和制约上下力气。 制度建设非一日之功,不能只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要真正的重视制度建设的长效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关键在落实,在于执行力。我们学院的工作从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制度不少,但是效果如何,严格地讲,目前学院的管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不是没有制度,没有措施,而是执行不到位,或在执行力上打折扣。因此,我们还需要在监督和制约上下功夫,不作为不行,乱作为也不行。
(四) 在保障措施上抓到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把依法治校工作真正摆在议事日程,认真部署,严格检查,切实把依法治校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及依法治校工作办公室,要拿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实行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负责抓,形成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各司其职,全方位负责的依法治校工作的新格局。
四、加强党的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长成才,我认为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每一名干部、每一名党员和全体教职员工要把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升党性修养、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一项首要学习任务。“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结合“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简称“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由集中学习教育转为常规性、长期性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入理解和掌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贯彻“一个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工作要求,做到学以致用,筑牢思想根基。
2、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党委领导部署,党总支具体实施,各支部狠抓落实,党委职能部门指导、督查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为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富有成效的党组织生活,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党建+”的意识,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广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
干部队伍建设是学院发展的关键,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在省委、市委的关心支持下,去年,我校新提任了18名正处级干部,调整交流轮岗处级干部14名,组织部还对全校71名正科级干部进行了调查摸底。应该说我院在干部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学院整体事业发展而言,干部队伍建设还相对滞后,干部作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新的一年里,学院党委将认真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加大学院干部工作力度,按照好干部的标准选干部、用人才,要把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选拔出来,形成干部梯队人才建设,以适应学院事业的长远发展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做到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从严治党。 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政教育,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坚决反对腐败。建设风清气正,心齐事成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 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
教代会制度,是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学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推进民主办学的重要载体,是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高校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景德镇学院的发展,就是集中民智的最好体现。学院的发展,是全校教职工的共同支持、参与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全校教职工的辛勤汗水和共同智慧。学院今后的发展,依然必须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扬民主,集民意,聚民智,统一思想,共谋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教授治校、学术立校、人才强校、专家荣校。
代表们,同志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学院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怎样让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快马扬鞭,加倍努力。让我们依托千年瓷都景德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自强不息、泽土惠民”的校训精神,秉持“知行合一,守正出新”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咬定“特色化、差异化、国际化”的办学路径,谱写出景德镇学院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篇章,实现全体师生的“景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