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院要闻
知行合一 守正出彩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30 00:00:00 阅读量: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毕业季,青春无悔当放歌。今天,2016年的630日,注定是一个值得大家永远感怀的日子。我们的家长代表、学院的领导、老师们盛装出席,大家欢聚一堂,还有学弟学妹们用排练了多日的节目隆重献演,为的就是这一天,我们2000余名毕业生们在校园里的最后一次隆重聚会。在此,我代表景德镇学院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

此时此刻,请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请你们,景德镇学院的学子们,用青春点亮舞台,用感恩回馈母校,用激情创造未来。今天,你们将要打点行装,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中去接受社会的检阅,秀出人生的精彩。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大学时光从我们的指尖悄然流逝。三、四年前,你们在父母家人的陪伴下,背负行囊,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望,来到文化底蕴深厚,享有世界瓷都美誉的景德镇,来到景德镇学院,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追逐梦想。

而后与室友们逐渐熟悉,叙述着各自家乡的美景,在社团中踊跃报名参加各种活动,在教室里听着老师们生动的授课,在报告厅聆听专家学者的高见,图书馆、运动场和各种文体活动中,到处活跃着你们的身影,你们也由过去的青涩变得逐渐成熟,由过去的“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了今天的“白天鹅”,不仅变靓了、变帅了,更重要的是你们用知识充实了自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自我,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成熟了自我。如今,你们以青春的名义,意气风发,将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在此,我们用倾注热情与真诚的隆重典礼为你们壮行。

曾记否,过去的几年中,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新定位,形成了“知行合一、守正出新”的办学新理念,创出了“特色化、差异化、国际化” 的发展新路径,提出了“建设合格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目标,学院的发展生机蓬勃,声誉日上,这其中有着许多同学的无私奉献。

加强内涵建设,整顿教学秩序,建设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打造富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活力校园,同学们热情高涨,图书馆、教室里到处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氛围,学风明显好转。生化系、外语系今年的考研工作喜获佳绩;在全国、全省的各类竞赛中,同学们频频获奖,为校争光;一大批优秀大学生脱颖而出,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名优秀毕业生怀揣梦想,参加西部援藏计划,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你们,在座的毕业生们,感谢你们的努力,感谢你们对学院的贡献,你们为学弟学妹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校园才呈现出青春的活力。

北京鸟巢记得,景德镇学院与百国大使交流互动这一光荣的时刻;中国陶瓷博物馆记得,景德镇学院陶瓷艺术教育成果展鹿心社省长亲自前来揭牌;非洲小镇记得,走进非洲展景德镇学院与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的交往;非洲四国大使、中东欧16国记者团等国外嘉宾们记得:我院女子青花瓷乐队富有特色的演出。展示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国际化的舞台上让景德镇学院大放异彩,学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同学们,你们秀出了景德镇学院的精彩。

今天,你们即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在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作为你们的校长,我有几点希望寄语大家,谨作临别赠言。

1、知行合一,做一个有远大理想、有道德情操的人。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提出的核心思想。他说:“知与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知行合一”就是要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既倡导学习与立志,又倡导学以致用,崇尚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在道德指导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要始终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公民基本道德准则,把自己的所学的与社会相对接,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一名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人生的道路千千万,属于我的路到底在哪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梦与大学生们的青春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梦想与奋斗同在,实现与超越并存。毕业了,并不意味着学生生涯的结束,而是铸就未来辉煌的开始,关键在于心中要怀揣梦想,要有为这一梦想而不懈追求的恒心和信心。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有一段名言,写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因此,一个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有一种精神,更要有一种毅力。我们在办学的近40年历程中,形成了“自强不息、泽土惠民”的校训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植入我们的心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这就是景院精神。无论我们身处顺境逆境,都应该自强不息,要坚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2、守正出彩,做一个守规矩敢挑战的人。

 “守正”, 就是要完整地继承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守什么?守理念、守理想、守政治、守精神、守纪律、守规矩、守人品;要守道德之正、守学问之正、守处世之正、守行事之正。

要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力求出新”。出新的要旨是创新,要在规矩和纪律允许的前提下去创新。我们提倡述而有作,在完整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探索新知,正确看待失败,尊重个性发展,逐步建立超越前人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以创新作为个人和团体的价值取向。

创新创业,出彩美好人生。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生活在创新创业的伟大时代,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大胆地去闯,大胆地去干,大胆地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不要害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在生活中磨练自我,总有一天,学院会以你为荣。

我们有大批的校友成为守正出彩的典范。在陶瓷艺术领域,我们培养了数以百计的高级艺术人才,数十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他们以各自的艺术修养创造出属于艺术家的精彩人生。在教育领域,我们的校友遍布海内外,以育天下英才为己任,逐步成长为教育专家,优秀教师,他们以学术素养创造出教育工作者的精彩人生。在新经济领域,我们的许多校友辛勤打拼,干事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拥有财富的同时,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的人生同样出彩。

3、泽土惠民,做一个能感恩有贡献的人。

我们既没有出生在名门望族,也没有就读于名牌高校,难道我们就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吗?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去度过,我认为,生活的态度很重要。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心存感恩,对人、对事就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心存抱怨,就只能怨天尤人,烦恼缠身。有语云:“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在你们步入社会之后,现实可能会比较残酷,生活也可能很无奈,但是,我们都必须勇敢的去独立面对,用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看待人生旅途中的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的是是非非。只有心怀感恩,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加美好。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心怀感恩之心,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学校,我们这个社会。

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人们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生活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人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但是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拼搏出来的。在这里,我衷心的希望年轻的学子们能够在毕业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担当,有作为,脚踏实地,以大国工匠的精神,打拼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天地,以自己的努力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

同学们,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母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你们,分享你们的成功和快乐,分担你们的挫折和忧伤,景德镇学院,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梦想助力,秀出你美好精彩的人生!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