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赣州市委共同主办的,以“坚定执着跟党走依靠群众求胜利”为主题的纪念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大余召开。我校江旺龙教授应邀参会。
邀请函
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曲爱国出席并致辞。赣州市委宣传部长胡雪梅主持研讨会。
李炳军在致辞中代表江西省委、赣州市委,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赣南是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也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主阵地。重温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这段历史,想起《梅岭三章》《赣南游击词》等壮丽的革命诗篇,深切感受其中蕴含着的不惧艰险、甘愿奉献、乐观豪迈、依靠群众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千锤百炼、历久弥新,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这次理论研讨会为契机,认真听取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传承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曲爱国在致辞中说,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红军游击队,经过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同样在80年前,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铁的新四军,在南方广大地区,冲破重重障碍顺利组建。赣粤边的大余,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阵地,是新四军的发源地之一。我们齐聚在这里纪念这两大盛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党史军史专家的热心研究,有众多革命后代的热忱宣传,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参与,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宣传与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对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新四军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将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会上,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代表革命元勋后代作了发言。项英之女项苏云、粟裕之女粟慧宁、张云逸之孙张晓龙等革命元勋后代代表,党史军史有关专家学者,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和有关省市新四军研究会代表等参加研讨会。多位党史军史专家在会上作了报告,宣读了论文。
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左)与江旺龙(右)于会议间隙合影留念
我校江旺龙教授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论文《论皖浙赣边游击区坚持斗争的精神维度与价值向度》。江旺龙说,相对于其它的游击区,皖浙赣边游击区的革命斗争形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上,斗争更为曲折,经历了创建、转变、发展、艰难四个阶段;在地理跨度上,前后被分割为12块之多的小游击区;在组织跨度上,经常性地处于与上级失去联络的状态;在横向跨度上,人员分布零散,相互隔离。但皖浙赣边游击区的长期坚持斗争,具有外张力、内聚力、渗透力三大精神维度,而且这三者高度统一于一切斗争为了人民群众利益这个根本价值目标。这一价值向度是革命斗争的定向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与规范机制。皖浙赣边游击区革命斗争的精神维度和价值向度,是人民军队精神特质在特定阶段的集中表现,具有典型意义。
在会中参观环节,与会人员参观了新落成的梅岭三章纪念馆暨“中国梦铁军魂”书画展,参观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建设现场。中央多家媒体对此次会议作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视频链接为:
http://m.cctv.com/dc/v/index.shtml?guid=484ff16fd54341de9000101a49ad6229&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