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肖文飞教授来我校讲学,深刻阐述了中国书法中关于笔法的变化、如何运用掌握以及和西方绘画的对比,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何字如其人,令听者动容。
肖文飞教授侃侃而谈。中国书画本同门,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要从线条结构中找到笔墨的意味。中国的毛笔种类繁多,对书画描述的词语众多,圆厚、老辣、有弹性等,不同的人书写字,因用笔方式、用笔种类、用笔的力度等不同,线条必然变化万千,而从字体线条的变化中便可窥见用笔之人的性格、相貌乃至生命的状态,这是中国字如其人的书法线。而西方的绘画利用线条勾勒形状,通过阴影增加质感,少了中国书画的笔墨意味、笔锋铸就的质感,也就造成了中国书法和西方绘画的最大差异。
肖文飞教授
肖教授从用笔向人们讲述笔法。他说中国的执笔方法讲究擫、押、钩、格、抵,但是不要刻意地做到丝毫不差,只要能写出好字,那就是好的执笔方式。就像古人席地而坐书写,他们的笔法和现在差异极大但依旧写出好字。肖教授幽默地说:学字临帖就像是侦察破案,要一眼识破,要见字如面,见到笔法就能推测还原,确定作者如何下笔,从而找到书写的方式,练好笔法。
肖教授寓教于乐,通过视频、作品展示、电影比喻等方式,多角度、多层面,从历代书法家到现代书法家笔法的变化、从如何了解笔法到如何掌握笔法以及一个字里的笔法乾坤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中国书法的千年奥秘,让人领略了中国书法笔法从历史到空间变化的奥秘,令听者大开眼界。
据悉,肖文飞是湖南嘉禾人,1968年生,现任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书法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永和书社社员。在书法上的造诣颇高,曾出版和发行多本关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作品,展出过许多书法作品。而此次景德镇学院的讲座是其赣北书法公益讲座之始。(文 校报记者 余清富 图 李晨晨 娄伟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