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刘晓燕\图|金俊名、陈龙)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校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和校团委组织了一支实践队,在暑期前往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探寻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红色走读活动,在实地走访中触摸历史温度,在交流感悟中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队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合影 校融媒体中心记者金俊名摄
展馆内与时光对话,红色记忆可触可感
漳湖镇回民村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是长江岸边一座凝固着烽火岁月的精神堡垒。这里珍藏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无声讲述者。泛黄的奖状、锈迹斑斑的步枪、当年群众支援前线时使用的渔船桨橹……一件件实物展品和历史资料,将大家带回了1949年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激烈战场,诉说着军民同心的动人故事——战役期间,当地群众自发组建支援队伍,冒着炮火为解放军运送弹药、抢救伤员,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年轻的队员们一边认真观看,一边仔细记录,不时驻足沉思,眼中满是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实践队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 校团委供图
老船员的烽火回忆,红色故事直抵人心
活动中,实践队有幸采访到了渡江战役的亲历者——93岁的船工董玉发老人。“我们那70个人都是那种想法——誓死为国。”听着老人的讲述,队员们静静地记录着这段珍贵的历史。“董爷爷的讲述让我仿佛置身于那场战役,那些课本上的文字突然有了画面和温度。”队员小刘的眼眶湿润了——原来英雄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就是像董爷爷这样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实践队在渡江战役纪念馆采访 校团委供图
誓言里的青春承诺,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离别之际,队员们在纪念馆前重温入团誓词,铿锵的誓言回荡在红色沃土上,既是对革命先辈的庄严承诺,也是对自身使命的深刻铭记。实践队队员小廖感慨道:“以前在书本上学习渡江战役,更多是概念性的认知,这次亲身走进历史发生地,听着亲历者后代的讲述,我才真正理解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的分量。”
实践队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 校融媒体中心记者金俊名摄
此次红色走读活动,将思政教育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零距离感受革命历史,不仅深化了对历史的认知,更激发了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领悟到年轻一代的责任担当。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走访,深刻认识到红色走读不是简单的参观游览,而是一次对精神的淬炼。作为青年学子,不仅要记住历史,更要带着这份感动和力量,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奋进的动力,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属于新时代的好成绩。
(编辑:廖翊君/一审一校:李婷婷/二审二校:胡铂/三审三校:赵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