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赣鄱先锋”周桂诗洋|三尺讲台铸诗魂,实践育人化东风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6 19:31:55 阅读量:

  三尺讲台铸师魂,实践育人夯思政。秉承“德育为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她始终扎根团员青年,坚持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在指导师范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志愿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成效显著,以其青春活力绽放着高校师范教育东风化雨的芬芳。

  ——题记

  周桂诗洋,汉族,中共党员,1991年9月生,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高级育婴师,江西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普通话一级甲等,曾获评景德镇市优秀共产党员、“瓷都十大杰出青年”、景德镇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个人”、敬业奉献类“景院好人”等荣誉称号。2022年12月,其撰写的本人事迹文稿《初心·圆梦·感悟》入选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非凡十年·我的教育故事”,并在光明网等官方媒体平台进行展播。主讲的微视频作品《走进红色古村——琅溪村》获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推荐作品。先后荣获科学技术部主办“2020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及最具人气奖、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江西省学校共青团“微团课”大赛二等奖。其指导的师范生志愿服务、志愿宣讲实践团队先后7次入选教育部、团中央“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两弹一星”精神、延安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专项团队,因开展活动成效显著,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团队、优秀文创作品等荣誉,并获教育部、团中央表扬信表扬。

以上为部分荣誉证书

一、以爱唤爱,叫醒“装睡的孩子”

  大学毕业后,周桂诗洋曾任职于景德镇市第七中学,担任高中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当她刚为成为母校教师而欣喜时,却发现这里的艺术生并不如想象中的好教。现实情况是,播音班的部分学生初中文化成绩很不理想,对于高中课程只抱着玩一玩的心态,课上有的学生甚至在教室后排打扑克牌、打篮球,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会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往往下一堂课又是一问三不知。看着学生们自我放弃,她又恼怒又焦急。她静下心来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是的,好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给初为人师的她很大启发:爱学生不仅仅要爱聪明优秀的学生,更要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于是她在课堂上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不同个性提出不同的要求,激发他们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兴趣。课外发挥自己的年龄优势,没事就泡在学生们中间,及时关注学生动态,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分享学习生活经验,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同学们不再叫她老师,都喜欢喊她一声“姐姐”。

  2016年秋季开学后,她同时承担了高中3个年级的专业课教学,每周课量20余节,还安排了负责高三晚自习。10月份她发现自己有孕在身,家人朋友都劝她适当减少一些课时量。但她认为只要身体情况允许就不必,甚至觉得在教室给学生们上课比在家待着的日子要过得充实快乐许多。转眼临近预产期,她考虑再三,对家长们承诺暑假之后会立即回到工作岗位,绝不会影响高三班级课程进度,也不会给学生带来换老师上课的困扰。女儿出生后,她放弃了休产假的机会,重新迅速投入教学当中。

  一颗种子,能够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一个人,能够碌碌无为地在世上厮混日子,也能够让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执教的2018届播音主持音乐表演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小冰在收到江西师范大学确认录取通知后告诉她,三年前,从没敢想过自己竟然能上这样一所大学,也根本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这就是教育的力量,青春期受到的引导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作为老师,她要陪伴、等待每一位学生“思维的觉醒”。

  脚踏实地付出使她收获了江西省景德镇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报送的课题《语言的演变》获评江西省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三等奖,以及景德镇市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指导学生朗诵作品《钢铁》《中国的微笑》分别获“曹灿杯”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江西赛区一等奖、三等奖;指导的节目《共筑中国梦》获2017年“全市第八届学校艺术节中小学文艺汇演”二等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做起”2015年景德镇市第十一届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等。

二、教书育人,三尺讲台铸师魂

  2019年2月,她入职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主要担任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师范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在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下,先后在学校师德师风考核、年度考核、党支部党员测评等考核中获评优秀。

周桂诗洋老师《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课堂

  新的环境,忙碌于教学、党建和评建工作之余,她静下心来,通过跟学生们谈心,不断思考自己从中学教师向高校教师身份转变的更深意义。高校育人,她结合所教课程《现代礼仪》的特点,从中华礼仪文化出发,带着学生们把摸中国的礼仪、礼节,追溯汉民族文化历史,全面增强学生个人修养,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为切入点,潜移默化引导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教学方式得到学生们的欢迎。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的最后一个教学周,她按照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却意外收获了学生们捧上的一大束鲜花和厚厚的一沓贺卡,“周老师,您下学期还给我们上课吗?”“作为一名专升本的学生,感谢您在第一节课上对我的重视,给予我鼓励和引导。”“这一学期,我们知道您虽然很忙,但依然认真负责地给我们上课,谢谢您!”……课后,看着贺卡和便签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她露出欣慰的笑容。因为她深知,学生的认可是最纯粹的,难以用任何金钱名利来衡量,那无数个日夜至凌晨2、3点备课的艰辛顿时都烟消云散了。只有扬起师德的风帆,向前辈不断学习,才堪为人师。

学生们的结课留言

  此外,她还作为高校主讲教师参与江西省“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先后赴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彭泽县、都昌县和新余市等地为当地中小学教师开展“经典诵读”项目培训,培训人数超400余人次。在校指导成立了师范类专业学生社团“知行社”,尽己所能义务为学生们提供普通话水平测试、面试等相关辅导。担任19级小学教育1班、20级小学教育2班班主任期间,每当学生在学业上、生活上有困难时,她总会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开导帮助。她说,教师绝不是一份糊口的工作,它是一份有关梦想、有关心灵的职业!

周桂诗洋老师课后为学生进行集中辅导

疫情期间,周桂诗洋老师陪同学生前往医院就诊

三、思政引航,社会实践结硕果

  对师范生的教育,教室是第一课堂,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是重要的第三课堂,在思政教育的有力引领下,近年来,她指导师范类学生社团先后7次申报并入选了教育部、团中央主办“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中央“笃行计划”、团中央联合中青协主办“两弹一星”精神、延安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专项等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志愿服务专项团队。2022年12月,指导的师范生推普志愿服务团队荣获教育部、团中央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优秀团队称号,并获教育部表扬信表彰;同月,指导的志愿宣讲团队在团中央、中核集团主办的“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大学生志愿宣讲活动中表现优异,获评优秀团队,收到中核集团感谢信。因社会实践工作成效显著,于2022年12月被评为江西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2023年11月,指导的师范生志愿实践团队获评团中央全国“笃行计划”优秀实践团队;2024年8月,主讲的微视频《走进红色古村——琅溪村》获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推荐作品;同月,指导的师范生志愿宣讲团队获评团中央、中青协主办“延安精神”志愿宣讲活动优秀团队及优秀文创作品奖;9月,在由文旅部、教育部、团中央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2024年全国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活动中,获评“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的背后,是推进思政教育与高校团员青年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也彰显了其践行“以实践育人、以思政铸魂”教育理念的显著成效。

周桂诗洋老师带领学生团队深入乡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立足于学校师范教育和陶瓷艺术两大特色,周桂诗洋努力投身景德镇陶瓷文化与高等教育的融合中,积极致力于引导在校师范生宣传普及景德镇陶瓷文化。2020年7月至11月,她以《走进瓷乐的“声如磬”》为自主讲解命题,通过景德镇市科学技术局、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的层层选拔,先后以市赛、省赛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江西省参加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办的2020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获二等奖及“最具人气奖”,该赛事成绩为我省参加国赛以来最好成绩。因在“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重大示范活动”表现优异,被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科学技术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授予荣誉证书,获江西省科学技术厅通报表彰,景德镇学院嘉奖令嘉奖,并被授予“江西省十佳科普使者”称号。她将改良型陶瓷乐器“三排梯形瓷瓯”带出了瓷都景德镇,带上了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舞台,围绕千年陶瓷音乐文化及现代陶瓷乐器技术的改进作了细致讲解,并进行了瓷瓯的现场乐曲演奏,引起评委和观众的共鸣,让陶瓷乐器“声如磬”的特点更广泛地为大家所了解,使科普听得懂、看得清、记得住。

四、润物无声,勇于挑战步履不止

科技部主办2020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现场,周桂诗洋老师正在进行自主命题讲解——走进瓷乐的“声如磬”,图片中陶瓷乐器为“瓷瓯”

  此外,其主讲课程《景德镇陶瓷礼俗文化》等课程获批“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2020年江西省高校育人共享计划课程”;参与2019年景德镇市科学技术局《景德镇学院陶瓷乐器创新研发重点实验室》项目、2019年江西省“中华文化走出去”前置性扶持项目《景德镇学院瓷乐队赴法国巴黎文艺演出》等项目。另一方面,她重视教研结合,主持的2项省级课题均扎实围绕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研究。

  五、服务大局,实干担当讲奉献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团干,周桂诗洋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紧扣学校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学校各项重点工作,勇挑重担、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在学校2019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及第一、二批师范类专业认证迎评等各项学校重点中心工作中,周桂诗洋同志顺利完成了专家组组长联络员、集中考察讲解员等工作,并在第二批师范类专业认证迎评工作中统筹调度联络小组相关工作。工作期间,始终以满腔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并灵活应对出现的突发情况,展现了学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综合素养。

  对教育者而言,教育不仅在课堂,也在生活;不仅限于知识,更在于做人。执教“师范生”,她深感肩负重担。教师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职业,是一个充满着智慧而又不断创造智慧的职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将始终把“德育”牢记心头,用言行诠释“教书育人”宗旨,在师范生教育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坚定走好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