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机电轩)为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近日,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企航智联,知行合一”实践队分别走进江西牧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景德镇正控电气有限公司、加西亚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生产一线、观摩技术教学、开展座谈交流等形式,队员们在真实的工业场景中感知行业脉搏,赋能学生专业成长。
现场合影 机电学院供图
企业探访:多维感知生产实景,系统认知行业生态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鲜活载体,生产一线是观察行业动态的最佳窗口。实践队通过全方位实地考察,从生产流程、设备配置到企业布局,系统感知不同企业在技术路线、管理模式与发展定位上的特色,构建对电气与制造行业的立体认知。
江西牧森的员工带领实践队走进生产车间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数控车床等先进设备的运转,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精密制造的魅力,新建的牧森大楼让大家看到机械行业的广阔前景;正控电气总经理带领师生参观加工现场和生产车间,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的生产流程有序展开,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支工业交响乐;加西亚电子电器总经理展示了断路器制造的全流程,从注塑环节的原材料转化,到冲压工序的金属件成型,再到组装阶段的智能协同作业,自动化生产场景让团队成员印象深刻。
通过进企业、进车间,实践队成员们不仅直观了解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布局与运营模式,更从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轨迹中,看到了机械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多元路径,为理解行业生态构建了具象化的认知框架。
走访现场 机电学院供图
走访现场 机电学院供图
技术学习:理论知识具象化,实践能力阶梯式提升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专业技能的提升离不开真实场景的淬炼。各企业技术人员依托现场设备开展具象化教学,通过实物拆解、程序解析、操作演示与细节答疑,将课本中抽象的原理、复杂的公式转化为可观察、可操作、可理解的实际应用,助力同学们完成从“知”到“会”的能力跨越。
江西牧森的技术人员针对公司现有的仪器设备,解答了同学们关于编程逻辑、加工精度控制、刀具更换等专业问题,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让课本知识“活”了起来;正控电气的PCB技术人员通过实物拆解演示与程序代码解析,把抽象的课程知识具象化,同时针对设备绝缘处理工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智能控制技术等问题,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原理并操作演示;加西亚电子电器的注塑设备的精准控温、冲压设备的智能控制、组装线的机械臂协同都成为鲜活的教学案例,这些自动化生产设备让同学们看到技术对效率的提升。
技术学习环节打破了课堂理论与企业实践的壁垒,通过现场教学、操作体验、问题解答的模式,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价值,不仅深化了对专业技术的理解,更初步掌握了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方法,为后续专业学习与技能提升提供了方向指引。
教学现场 机电学院供图
教学现场 机电学院供图
座谈交流:深度洞察行业动态,精准锚定能力坐标
座谈交流是连接校园与职场的重要纽带,通过与企业管理者、行业专家的对话,既能捕捉行业前沿趋势,更能明晰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三场座谈会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核心技术布局、行业人才标准等展开,为同学们勾勒出清晰的职业发展图景,让实践队成员们不仅了解了电气与制造行业的前沿动态,更明确了自身专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差距,为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提升职业竞争力找准了发力点。
座谈会现场 机电学院供图
座谈会现场 机电学院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通过实地探访、技术学习和座谈交流的形式,帮助同学们更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对制造业的变革作用,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自身成长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为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合影 机电学院供图
(编辑:喻振鑫/一审一校:何晖/二审二校:李婷婷/三审三校:胡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