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李荣元 图|汪丽)5月2日上午,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视察,并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5月9日下午,我校组织师生在思政部会议室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重要讲话座谈会。现将师生发言摘要如下:
方文龙(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对社会主义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政治性和针对性。我们学习要再深一层,要围绕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师生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成长发展的思想养分;研究宣传再深一步,思政部要结合近日印发的景德镇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实施方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理论研究;责任落实再强一分,各院系党总支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党总支书记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紧密联系青年师生的思想实际,认真设计方案,形成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人人挑起重担的工作格局。
吴笑萍(思政部党总支书记):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我们的明天需要青年人坚持奋斗下去。国势之强在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高校师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思政部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校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让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高校上空高高飘扬。高校要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贯穿育人育才的全过程,广大师生要全面领会、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守护者历史传承者和坚定实践者。
江旺龙(思政部副主任):总书记讲话主要是围绕“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来论述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一个知行合一的实干家。总书记强调尤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抓好马克思主义教育,尤其要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真理性认识,大学生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得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组成部分来讲,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次要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后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晏功明(思政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对总书记提到的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以立德树人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检验学校工作成效的标准,我尤其产生共鸣,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问,有仁爱之心。
顾敏轩(思政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说:“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地方”。即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国势之强在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神圣使命。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特别是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好、学习好、贯彻好。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曹品生(人文系党总支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到了教育,他对教育的见解非常独到,围绕高校建设,对办什么样的大学、建设怎样的队伍、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办大学,我们应当结合实际,扎根中国大地,要有信心、要充分利用资源,办世界一流特色大学;充分利用好大学人才优势,建设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严抓师德师风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景院特色品牌,讲好景院故事,向世界传播景院声音。
徐艳芳(教育系党总支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育才的同时更要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景院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起来,用自身力量为景院、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林瑶(信工系党总支书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立足工作实际,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转化为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指导思想。我们要认真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当前,学校尤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标对表指标体系要求,尽快招聘充实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师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郭小丽(外语系党总支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影响深远,我就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谈点个人看法。大学是育才育人之地,对于育人者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评价机制的首要标准,每个教师都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要把育人育才、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赵雪政(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用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个标准定义了一个好老师,这就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影响学生。
张燕宁(思政班):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会上的讲话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一直萦绕在脑海里,我认为五四精神背后更是青春、奉献、奋斗、拼搏。我们要学习、继承并发扬五四精神,我们广大青年学子生逢其时,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仍要清楚现阶段的任重道远。我们身处大学,就要利用好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学习过硬本领,树立崇高理想。
王春(政法系思政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振奋着每一位北大青年学子的心,更牵动着千千万万普通青年学子的心。国家对我们广大青年给予厚望,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极大的鞭策。习近平曾说过: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以严谨务实为核心,以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为准绳,时刻铭记苦干实干的中心法则,做社会主义实干接班人,同人民、祖国一齐,一代一代地奋斗下去。
余佳鑫(政法系17思政班):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持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们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建立自己的民族自信心: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国家的命运同自己的人生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实现理想;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培养正确的三观,用知识武装自己,掌握世界发展规律,利用规律去建设祖国造福人民;知行合一,做实干家,脚踏实地,扎实学问,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思政知识,将所学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立足于社会作贡献。
朱丽(17思政班):在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的讲话后,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里,我们广大青年生逢其时,同时也肩负重任。我们必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要为追逐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行动起来了。我们要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郑婷玮(17思政班):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这个时代是青年人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做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希望的那样:爱国、立志、求真、力行。在日常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同时要用辩证、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针和原则。我们要把握当下、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汪丽 审稿:方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