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传真
暑期“三下乡”|“齐‘剧’一堂,共‘童’前行”实践团在浮梁县湘湖中心小学开展童心向党系列学习活动(一)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12 16:49:09 阅读量:

  (本网讯:文|吴宇茜/图|陈俞吴宇茜、刘乐乐)夏日阳光明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近日,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齐‘剧’一堂,共‘童’前行”实践团队在罗茜老师带领下带着满腔热情,踏上了前往湘湖镇中心小学的实践之路。实践团成员们带着一颗颗红心,将党史带到孩子们中间,让革命精神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实践团成员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教育学院供图

  红色文化铸魂魄,青少年成长有方向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亲切的笑容和言语很快就让他们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实践团成员朱惠首先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事先准备好的不织布作品,在教室里整齐坐好孩子们眼中无不透露出对作品所表述的内容的好奇和期待。

  朱惠分享不织布手工作品      教育学院供图

  革命故事活起来,红色记忆深脑海实践团成员们用精心准备的不织布儿童剧,为孩子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剧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红军等人物,都是由实践团的成员们用不织布亲手制作而成,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孩子们看着这些具象化的儿童剧人物,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实践团成员司晴、姚茜用不织布制成的人物为小同学们演绎了南昌起义,团员王诗语为这场不织布短剧配上了精彩的旁白。剧中起义的号角响起,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孩子们被他们的勇敢和坚定所感染明白了美好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司晴、姚茜和王诗语演绎南昌起义      教育学院供图

  接着,实践团成员们讲述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孩子们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感受到胜利的背后是无数革命烈士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司晴、姚茜和王诗语演绎飞夺泸定桥      教育学院供图

  最后实践团成员司晴、姚茜、赵林艺还用不织布做的人物为小同学们呈现了延安大会师的情景。孩子们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在故事的讲述中,他们懂得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动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实践团队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赵林艺、姚茜和司晴演绎延安大会师      教育学院供图

  红色扇韵深深系,童画党情好传承彭思宇、刘乐乐、吴宇茜等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完成了红色主题扇面绘制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很快完成了各自的绘画,大家将红色元素与扇子造型相结合,在小朋友们细致的观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下,画出了许多独一无二别具一格的扇子。小朋友们开心地和身边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最后还和小老师们一起留下了与绘制作品的合影。这活动项目不仅帮助小朋友们提升了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了他们的耐心与专注力,同时也让小朋友们深入了解了红色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要争当红色文化宣传员。

  小同学们与自己的扇子作品集体合照      教育学院供图

  党史知识润无声,学史明理增信心宣讲团成员刘乐乐依托前三个红色文化宣讲及展示活动,通过讲解提问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对党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更加深入了解到一系列的红色文化小知识,春风化雨的将红色基因根植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刘乐乐进行党史知识问答      教育学院供图

  此次面向乡村孩子们的党史不只是对历史的简单回溯,它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情感的共鸣。孩子们的心灵如同被晨露滋养的幼嫩花蕾,党的温暖阳光照耀其中,便绽放出理解与感悟的花朵。“齐‘剧’一堂,共‘童’前行”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宛如红色历史的火炬手,身体力行地传递着历史的记忆与精神,为乡村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了明灯,引领他们向前。在这趟实践之旅中,实践团队带去的党史故事如同春风细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编辑:何远梅/一审一校:冯唐锴/二审二校:李婷婷/三审三校:胡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