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传真
以理论知识为根本,以音乐作品为载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同台共上一堂特色思政课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1 16:23:46 阅读量:

  (本网讯:文|赵娜/图|蒋芬、赵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响应江西省“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项目评选工作扎实推进景德镇学院“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蓝本,开发“专题+艺术”特色示范思政课,通过演唱歌曲的艺术方式创新授课形式,达到理论知识与音乐艺术的高度融合,为不断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开创新渠道。

思政课现场      蒋芬

师生携手,共析教材、共剖难点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为示范课、以骨干师生团队为标杆、以思政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抓住教师队伍“领导军”、发挥学生队伍“主体军”、落实课程建设“主战场”、创新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通过师生同台的授课模式着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打造一系列特色思政课。

  示范课内容选自《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第三章第一节第一目“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式授课前,师生共同对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剖析,明确把握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共同确定授课专题为“家国在心,功成有我”。以理论知识为根本,以音乐作品为载体,分别选取《我和我的祖国》《十送红军》《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我们走在大路上》《同一首歌》六首歌曲唱出学生心中的爱国之情。通过演唱音乐的艺术方式加强对内容学习的把握、升华大家的情感价值、进而让同学们在歌曲中感受祖国的温度。

授课现场蒋芬摄

 师生同台,共上课程、共创模式

  示范课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赵娜和23级新生梁小雨共上专题内容,共讲理论知识同展师生风采;以新生骨干上台演唱爱国歌曲形式,升华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模式。师生共同探索授课新模式,在发展学生美育的同时也能让同学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把握,沉浸式的从歌声中激发情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授课现场      蒋芬摄

授课现场      蒋芬摄

  示范课上首先由教师赵娜抛出爱国有关的两个问题引入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肯定学生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紧接着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小家”与“祖国大家”之间的关系,引出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让大家从歌声中寻找答案。通过一首《十送红军》,以词述史,以曲传情,让现场的师生共同追寻红色记忆、珍惜今日之盛世中国。课程讲解爱国主义基本内涵”这一重点知识时,由学生梁小雨上台授课,通过对知识点的层层剖析,并结合歌曲《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详细为大家阐述了该部分内容。梁小雨同学激情澎湃、由浅入深的授课方式获得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再一次彰显了师生同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遇。教师赵娜随后例举时代楷模黄大年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感受祖国今日之成就离不开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更加离不开我辈之接续奋斗,进而引入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让同学们感受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最后师生同台演唱《同一首歌》结束了这堂音乐思政课,大家从歌声中汲取力量,共唱一首歌,共圆中国梦!

授课现场      蒋芬摄

授课现场      蒋芬摄

  特色思政课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通过各种创新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以音乐思政课为契机,着力打造一系列趣味性高、实践性强,深受学生喜爱的特色思政课,为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实际行动思政课更加丰富多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周思文

  (编辑:董海强/一审一校:李婷婷/二审二校:胡铂/三审三校:赵雪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