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刘磊)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根植地方办大学,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奉献高校智慧,8月14至15日,景德镇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天的英语专业“双导师”暑期培训,深入领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本次培训邀请景德镇市教体局教研所副所长吕玲、景德镇第二中学高级教师金丽珍和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芹教授为主讲专家。
培训之始,学校教务处处长司春灿作讲话并预祝培训圆满成功。通过播放景德镇学院宣传片,向与会人员介绍景德镇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系列成就。随后,吴芹从发展历程、师资力量、专业建设、培养目标、特色创新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外国语学院概况和英语专业建设情况。
培训现场 刘磊摄
培训第一天,吕玲以“基于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题作讲座。她从“单元教学设计的背景”“深度学习的概念及意义”“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及策略”“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吕玲的讲座让与会教师更进一步理解到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经途径。同时,通过分享九年级第九单元的整个单元课例设计,让参训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在实施单元教学过程中,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完成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学习过程。尤其是要从深度学习的视角,设计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加工、深度理解和深度表达的教学活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吕玲现场答疑 刘磊摄
8月15日上午,金丽珍作了题为“整体教学课堂的深度学习指向”的讲座,对“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整体教学课堂的深度学习”这一方面进行阐述,打开了与会人员的思路。她强调在“新课标”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应通过对课程单元内容的有机整合,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认知学习,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实现迁移提升,并引领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单元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深度学习,在层层递进的整合教学活动中感知提升。她表示,作为一线教师,要切实根据学校的课程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英语教学从浅层的、机械的语言识记性学习转向以发展语言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多元文化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深层学习。大家听后纷纷发言,会场互动气氛热烈。
培训现场 刘磊摄
最后,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芹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讲座。她详细地阐释了文化自信和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关系,并从消除文化误解与冲突的角度阐释了跨文化交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并对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教学提出了建议。同时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陶瓷文化传播”主题分享了自身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经验。她强调,新时代的外语教师应当具有国家战略意识,要积极提升跨文化素质,探索跨文化与英语课程内容的融合方式,要创新教学设计进行多元化教学,以语言学习为载体,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培训现场 刘磊摄
通过此次“双导师”暑期培训会,来自景德镇各中学的英语骨干教师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单元整体设计思路、“教-学-评”一体化、跨文化意识培养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还需继续在实践中去不断研究、探索。在“新课标”实施的新背景下,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勇于面对新课标的挑战,适时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吴芹向嘉宾颁发证书 刘磊摄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全体教师参加此次培训。
(供稿:外国语学院通讯员余珊珊)
(编辑:李婷婷/一审一校:程坚/二审二校:李婷婷/三审三校:胡铂)